如何写大纲——如何正确写大纲
举报
如何正确写大纲
来自御木桑的关于漫画大纲的干货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:)
最近,我看了一些中国的漫画家,以及一些有潜力成为漫画家的作者们的分镜,
产生了一个疑问。
“该不会一上来就画分镜?”
这种需要一定水平的作法,若是一位有连载20年经历的漫画家,说不定还行。
一般的漫画家是不会冒这种险的。
因为铤而走险做出来的东西不会有趣,也必定晦涩。
然后画着画着你就走到死胡同了。
提个问题。
大家觉得跟小说、电影比起来,漫画的优势在哪里?
相信大家可以提出很多意见。
不过它的最大的优势,就是“通俗易懂”。
“通俗易懂”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,符号化的二次元的画面。
还有一个因素——故事清晰。
为什么要提到“故事清晰”,因为读不通的作品必定是没有价值的。
看电影,是被关在黑暗的房间一口气看两个小时。
漫画不一样,翻不翻页,读者说了算,不好看立刻就扔一边了。
而且看漫画不一定都是在在一个可以集中精神读书的环境中。
所以,漫画一定要画得通俗易懂。
换言之,通俗易懂就是漫画最大的魅力。
甚至可以说,漫画至今拥有如此的魅力及可能性,
也正是“漫画必须要通俗易懂”的这条制约的功劳。
那么如何绘制“通俗易懂”的漫画呢?你需要做一个“大纲(plot)”。
1.为什么需要做“大纲(plot)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不只是漫画,做东西你总要先从设计图开始做起。
比如你在构思一栋建筑,世界观就相当于外观和装饰。
首先要想好,你是要建一小栋住宅,还是大厦,还是城堡,还是宫殿。
然后要确定好用多粗的柱子,用多少根,墙壁布局在哪里,以确保建筑的稳固。
外观是科洛尼亚式……或者是有金属感……
又或者是像罗马时代建筑使用大理石制造出厚重感……等等。
发散思维的阶段是挺好玩的,但是先别急,这些之后再想。
首先是要把柱子、墙壁,也就是骨架设计好,不然你的房子就塌了。
别光顾着开心,只管外观,你的房子永远也建不起来。
假设你是一位建筑家。
委托人找你建一栋家用住宅,这委托人是个门外汉。
他开始给你画大饼——我喜欢中世纪城堡那种氛围;
我想要螺旋楼梯,再安个电梯吧,方便;厨房要大,卧室要三个;
暖炉不错,墙要整面玻璃的,电要太阳能的——越说越邪乎了。
画大饼绘蓝图是快乐,谁不愿意?
你要是像比尔盖茨那么有钱的话也不是不可能,但问题你不是,预算是有限的。
再者,上面说的那些如果真的一股脑都搞出来,
那造出来的房子肯定是一朵奇葩,肯定是非常不好住的家。
因此,你是建筑家。
你要先考虑好预算和时间,问清楚委托人,哪些是绝对必须的,非要不可的。
然后再在这个基础上,绘制设计图。
其实设计工作本身是件挺枯燥的事。
首先要确定好整体的大小,确定柱子和墙壁的位置,把房间的布局定下来。
就是构建骨架。
不然不管好看不好看,房子塌了一切都免谈。
漫画家,则扮演着委托人和建筑家两个角色。
你必须静下心来思考,做出最基本的“骨架设计图”,让自己的构想成形。
这个“骨架设计图”,就是漫画、电影、动画、小说中的“大纲(plot)”。
没有大纲就做不出像样的作品——倒也没那么绝对。
但是,设计图都没画就建出来的所谓的房子,你敢住吗?
随时会崩塌的家,你肯定不敢住吧?
漫画也一样,没有大纲(plot),你的作品也会出现“随时崩塌”的情况。
专业的漫画家,是一定会写大纲的。
除了真心想出一个好作品,还有其它的理由如下:
创作时必然会遇到困惑、瓶颈、阻碍、灵感枯竭,
大纲就是你在遇到这些问题时可以回归的地方。
陷入瓶颈时,通过回归起点(大纲),突破困境的实例不在少数。
漫画比想像的要复杂许多,组成要素非常之多。
我觉得比建房子还要难。
读的人跟画的人,想法是完全不一样的。
要有漫画思维,否则画不出来。
也有极少数的人,仅仅是因为从小的读书经历,自然练就了漫画思维。
这种人是天才,不会超过1%。
连载作品,好比建造雄伟的宫殿或者高楼大厦。
但大不相同的,是制作顺序。
先建大门,然后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建。厨房,卧室,大客厅。
一口吃不成胖子,只能一个房间一个房间,一步一步来。
而漫画则是先做整体的“大纲”(构架),
然后,建大门的时候做玄关的“大门”(构架),
建厨房的时候做厨房的“大纲”(构架),连载就是这些作业的重复。
通常,一部漫画的制作流程如下:
这是一般的漫画制作方法。
也许你会觉得:怎么还要写两次大纲啊,真麻烦!
看似磨刀花了不少时间,其实是为了之后砍柴更锋利。
做漫画好比把不是路的路走成一条路。
稍微走错一点,就有可能陷入迷失,走进迷宫,再也出不来。
但是如果你做好了大纲,你就有可能逃离这片迷失的森林。
换句话说,大纲就是做漫画的设计图,也是你迷路的时候可以依靠的地图。
这也就是我为什么常说“忠于基本”。
很多人不爱听这句话,认为“就这样?”。
但是它很重要。
很多人就是因为没有忠于基本才失败的。
做漫画的其中一个基本,就是做大纲。
2.什么是“大纲(plot)”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那么到底什么是大纲?
可能有人会说大纲就是剧情梗概,其实不然。
大纲呈现的是“逻辑”,是“因果关系”。
剧情是愉悦读者用的,大纲是说服读者用的。
它描绘的是“人物的变化过程”。
举一个例子。
“国王死了。女王也死了。”
这是剧情。
“国王死了,所以女王伤心过度,也死了。”
这是大纲。
用“所以”连接起来前者与后者表示原因和结果。
即因果关系。
做大纲,要意识着用“所以”建立起来。
3.大纲的种类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大纲的做法分几种。
可以用文字表述,也可以用图表去表示。
不管哪种,基本思路是一样的,在此以文章为例。
接下来我以世人常说的“三幕式结构”大纲为例子,从短到长按顺序举例给大家。
其实越短越难。
尤其是一句话简介和短篇大纲,多次返工不是新鲜事。
※“三幕式结构”是电影界常用的手法。
详情我们有机会再讲,简单来说就是:
第一幕 设定(对立)
第二幕 冲突(中途经过)
第三幕 变化(解决)
用这样的流程来构架故事的。
用起承转合理论来讲,可作如下对应:
第一幕 起
第二幕 承转
第三幕 合
※字数不需要太多,不用想得太严密。
如果写出来的东西太长,那肯定是哪里出问题了。
①短篇大纲
组成:第1幕15个字,第2幕30个字,第3幕15个字+目的设定。
世界观不用写。
写一个大概。一般主题在这个阶段基本就定下来了。
②中篇大纲
在短篇大纲的基础上进行扩充,把世界观加进来。
第1幕50个字,第2幕100个字,第3幕50个字,
一般是这样。
③长篇大纲
边想象画面边思考故事结构。
一样是三幕式结构,字数不限。
大多数漫画家在这一步会直接把它做成初始分镜。
还有一种东西,叫做“一句话简介(logline)”。
顾名思义,就是用一两句话概括内容的东西。
它是展现内容的设想,
所以也可以理解为类似宣传词的一种东西。
也因它是说明这个作品的看点。
所以可能有点难以区别,但因为带有明确告诉读者卖点在哪里的作用。
长度上与短篇大纲相似,但不是一回事。
“一句话简介”也尽量提前做出来。
其实不仅限于大纲,凡事皆如此,简单的基础的才是最重要的。
综上所述,创作漫画时,
只要你能把“短篇大纲”和“一句话简介(logline)”做好,
你就成功一半了。你就有可能做出优秀的作品。
我个人认为,其实做到中篇大纲就可以了,
不用再写长篇,直接画分镜即可。
4.举例说明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接下来我们举几个简单的例子,便于大家理解。
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。
知名电影,不用说,剧情是非常“易懂”的。
换句话说,它的大纲,是非常扎实的。
首先我们来构思一下短篇大纲。
简单分三幕,
以下记作1、2、3。
1.一个贫穷的青年潜入豪华游轮,遇到了一个有钱的大小姐。
2.两人身份悬殊,但却在彼此身上找到了自己所没有的东西,
他们坚信这是一场命运之恋,然而游轮却突然沉没了。
3.只有女孩活了下来,一个悲伤的恋爱故事。
是三幕没错,但信息量太多,这只能称为剧情梗概。
我们不妨站在主人公的立场上,改变一下表述方式。
1.青年试图寻找人生转机,登上豪华游轮。
2.开始了一场身份悬殊的两情相悦的爱恋,发生大事故。
3.青年舍身保护女孩死去,女孩却在心中将这份情感化作永恒。
还是有点长,但主人公是谁已经清晰了,
所以整体清楚很多了。
但是,“豪华游轮”涉及世界观,这里要拿掉。
然后,这个故事的骨架也会逐渐成形。
1.试图改变多舛命运的青年放手一搏,
2.邂逅有缘人,坠入爱河,事件发生。
3.两情相悦最后却阴阳相隔的悲恋故事。
故事的目标人群是20-34岁女性。
成了。这就是“短篇大纲”。
如果能把故事在脑中精简到这个程度,
你就能把这个而故事的主题定下来了:
“有志青年眼看将成功与爱情收入囊中,
却被残酷的命运即刻打破的一个悲恋故事。”
再简!
“一个难逃命运作弄的青年的悲恋故事。”
最后是“豪华游轮”这个世界观。
“泰坦尼克号的悲剧”是一个令人伤感的有名历史——
把它加进去,电影《泰坦尼克号》就诞生了。
简化到这个程度我们会发现,
其实跟莎士比亚悲剧名篇《罗密欧与朱丽叶》,在构造上非常相近。
“两家关系不好,但双方的儿子和女儿邂逅,坠入爱河,遭到强烈反对,
但他们坚持要在一起,于是想出一个办法,
结果却引发了事端,双双殒命的悲恋故事。”
但是,从罗密欧的角度来看,
仍然是“有志青年眼看将成功与爱情收入囊中,
却被残酷的命运即刻打破的,一个悲恋故事。”
骨架基本是一样的。
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
“所有的故事的基本构造都是建立在希腊悲剧基础上完成的(也有人说是莎士比亚)”的原因。
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归纳方法——“一句话简介(logline)”。
我们还拿《泰坦尼克号》来举例。
构思“一句话简介(logline)”,只要找到关键词,会易懂很多。
这部电影的卖点在于:
“小李子的颜值,高大上的豪华游轮,泰坦尼克号的悲剧故事,身份悬殊的禁断之恋”。
所以,我们可以尝试把这些糅在一起,对故事进行总结。
“青年出身卑微,前途灰暗,试图改变现状,于是潜入世界第一豪华游轮。
在船上邂逅了上流阶层的美丽少女。接着展开禁断的恋爱。
他试图凭借自己的美貌、才华以及勇气,开拓出命运之路,
然后‘泰坦尼克号的悲剧’却将两人的命运化为泡沫…”
这就是“一句话简介(logline)”。
关键词,就是“命运”。
现在的简介看起来就挺有趣的。但只针对观看方。
制作方,光有这样一个简介还不行。
一定要再做短篇大纲。
“一句话简介(logline)”是给别人看的(宣传用),
“大纲(plot)是给自己看的(创作用)。
再举一例。
我们尝试一下把桃太郎这个知名的童话做成短篇大纲。
首先是梗概。
“河川上游漂来一个桃子,桃太郎从桃子里诞生出来,
捡到他的爷爷奶奶将他养育大,他茁壮成长,
为了报恩,他决定击退作恶乡间的恶鬼。
途中用奶奶给他做的黍団子,将狗、野鸡、猴子收为伙伴,到达鬼之岛,成功击退恶鬼。
村子恢复和平,桃太郎报恩爷爷奶奶。”
这样一个故事。
再简单一点。
这个故事的主干是
“桃太郎将狗猴子野鸡收为伙伴,到鬼之岛击退恶鬼的故事。”
尽量将人物名称和设定去掉。
再改为
“少年为报恩,出行攻打强敌,
并非孤身一人,他聚集伙伴,
成功退敌,成功报恩。”
这样一个故事。
我们可以总结出其中的模式:
“要击退强敌,但并非孤身一人,而是与伙伴并肩作战。”
也可以这样说:
“为完成一个重大目标,
就要聚集伙伴去战斗。”
嗯?这模式是不是好像在哪听过?
对,《海贼王》。
路飞为完成与舍身救自己却丢了手臂的香克斯之间的约定,发誓要成为海贼王,
他戴上那时候香克斯送他的帽子,聚集伙伴,为成为海贼王而努力。”
如何?是不是非常相似???
还有《排球少年》。
“主人公没有伙伴,他的对手则是有伙伴却被孤立。
两个人互补的同时,组成最强的搭档,一起朝着最高峰奋进。”
结构如出一辙。
当然,这故事比较长,对方也有伙伴,有点复杂,但基本没出这个圈子。
因此我们可以发现,
不管是《海贼王》还是《排球少年》,
它们的走向,时刻都没有忘记刻画主人公与伙伴的关系这一点。
为什么要做“短篇大纲”,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这一点。
“找不到路了就回到起点(短篇大纲)。”
那些教你掌握脚本技巧的书,
大多都让你从短篇到中篇到长篇,按顺序写,
我个人觉得,不必那么严格地遵守这个顺序。
首先,先放开去想一个喜欢的故事。
然后再去思考,如果把这个故事做成短篇大纲,会是个什么样,最后完成它。
→做故事或画分镜。
卡住了就再回到短篇大纲。
对短篇大纲进行修正,
再做分镜。
这样也是可以的。
但是,不管怎么样,一定要在某个节点上,把“大纲”做出来。
所以今后,希望大家不要只重视分镜,大纲也要给予足够的投入。
之后相讨剧情定分镜,也会比较轻松。
看似磨刀费了功夫,但其实是为了让你砍柴更锋利。
以上图片来源网络,仅做学习分享使用。
对漫画创作还有疑问?点击下方链接,立刻查看御木基宏老师和栗原一二老师的漫画创作课堂哦!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即刻扫码下载新漫画APP!优秀国漫速更追到爽!
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>
本教程介绍了什么是大纲,并探讨了在漫画创作中为何要编写大纲以及如何正确编写大纲。
评论